网站首页 区域概况 投资服务 注册服务 企业优惠 为您服务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6年“瘦身”超80%!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百花齐放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14日发布《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20》。报告显示,2013年9月至2019年底,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6年多来,负面清单几度缩减,从190条减到37条,“瘦身”程度超过80%,见证了中国不断扩大开放的步伐。同时,报告指出,从2013年9月到2019年底,我国自贸试验区数量从上海1家扩容到18家,形成覆盖东西南北中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2020年又新增3个,最终形成21个自贸试验区。

《报告》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前18个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额为3.8万亿元人民币。当前各自贸试验区扎实推进方案设定的任务目标情况良好,稳外贸稳外资作用明显。


商务部研究院产业国际化战略研究所所长崔卫杰表示:“各自贸区任务落实的情况还是非常好的。截至2020年9月底,前四批12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和深化方案部署的试点任务已基本实施或正在实施。2019年新设的山东等6个自贸试验区和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试点任务实施率已超过86%。”



18个自贸试验区

实现了全国14. 6%的进出口

和15. 2%的外商投资



商务部自贸区港建设协调司司长唐文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及各自贸试验区有关负责人出席了12月14日举办的《报告》发布会暨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交流会。


顾学明表示,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自贸试验区已经成为连接“双循环”的重要平台和关键节点,也是促进“双循环”新格局形成的重要抓手和有力支撑。


《报告》回顾了2019年全国自贸试验区发展情况,全面反映了自贸试验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率先作为,在更大力度、更深层次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的探索和实践,充分彰显了自贸试验区在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示范带动作用。


《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在原有12个自贸试验区的基础上,新设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等6个自贸试验区,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设立18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



作为改革开放新高地,自贸试验区成为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的重要阵地。2019年,18个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企业约31.9万家,其中外资企业6242家,进出口总额4.6万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435.5亿元,以不到全国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全国14. 6%的进出口和15. 2%的外商投资。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产业国际化战略研究所所长崔卫杰在介绍《报告》内容时说:“2019年以来,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速同步趋缓,中美经贸摩擦影响逐渐显现。面对外部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我国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制度型开放,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自贸试验区建设也面临更高要求。”




会上,自贸试验区代表围绕发挥自贸试验区在新发展格局中的作用、推动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等议题进行交流研讨,分享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的经验感悟,为各自贸试验区互学互鉴共同提高提供了重要参考。

6年多来

负面清单“瘦身”超80%

新设企业超90万家




这是2013年9月至2019年底,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成绩单”亮点之一。一“减”一“增”之间,可以窥见这块改革开放“试验田”释放的活力之大。


12月14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20》对2019年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进展和制度创新等进行了梳理。


2013年9月,我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在上海诞生,几经扩容,到2019年底,这一数字从1增长到18。加上2020年新设立的3个,如今全国共有21个自贸试验区,形成覆盖东西南北中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


作为改革开放的新高地,自贸试验区一直在努力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积极探索。6年来,全国层面复制推广制度创新成果达223项,其中仅2019年就有66项

在制度创新中,“减”是特色之一。


以投资领域为例,从2013年到2019年,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从190条缩减到37条,“瘦身”程度达80.5%。其中,限制类措施和禁止类措施缩减比例分别达88.8%和47.4%。服务业限制措施数量从95项下降到28项。

更短的清单,意味着外商投资准入门槛更低,能投资的领域更多,投资积极性也更高。这正是中国开放大门越开越大的鲜明写照。


“减”不仅体现在清单长度变短,还有投资管理和审批环节的精简。


比如,天津自贸试验区推进境外投资管理方式改革,针对3亿美元以下项目由核准改备案,全面推行对外投资“无纸化一日办结”备案模式,办结时间从3个月缩短至1天。


“减”的同时带来了“增”的效果:新设企业数量增长,进出口和吸收外资的增长。


根据报告,2019年,18个自贸试验区共新设企业31.9万家,其中外资企业6242家,实现了以不到全国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完成进出口和吸引外商投资均占全国约15%的成绩。


创新举措频出,“增”的还有企业的获得感。


以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为例,在上海试点过程中,极大激发了药品研发生产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申请单位覆盖了试点的全部5种类型,其中超过七成为研发机构,涌现了一批用于治疗肿瘤、代谢等重大疑难疾病的试点品种。

如今,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差异化特色也更加突出。以往,金融领域的制度创新主要来自上海自贸试验区,而2019年,这一领域的创新成果有来自天津的租赁资产证券化业务创新,有来自重庆的铁路提单信用证融资结算,还有来自陕西的“丝路通”——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业务服务平台。


当前,外部风险挑战明显上升,我国正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制度型开放。未来在新发展格局中,作为改革开放新高地的自贸试验区将如何建设?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张威表示,“十四五”期间自贸试验区发展依然要遵循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基本路径,对标国际经贸新规则,积极探索扩大开放领域。希望未来自贸试验区在提升开放的引领性上,包括在提升改革的集成性上,在突出改革的差异性上,都能有更多更好的探索。






据悉,目前上海正在和浙江、江苏、安徽三地自贸试验区共同探索构建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新格局,力争实现制度创新和拓展产业发展的有效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