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区域概况 投资服务 注册服务 企业优惠 为您服务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深圳特区报:浙江自贸区打造中国油气产业改革开放先行区

2017年4月1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它是中国唯一一个由陆域和海洋锚地组成的自由贸易园区,也是中国立足环太平洋经济圈的前沿地区,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的重要窗口。从不产一滴油到集聚各类油气企业7200余家、成为中国油气企业最集聚的区域,浙江自贸区用一滴“油”撬动,建设成了中国唯一一个以油气全产业链建设为中心的高能级开放平台。


10月下旬,为期两天的2020国际油气贸易与海事服务高峰论坛——世界油商大会专题会议在舟山成功举行。论坛期间,全球目光再次聚焦于此,共探国际油气贸易与海事服务发展的危与机。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在会上表示,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加快推进,浙江作为努力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对油气资源的需求旺盛,开展国际能源市场的合作潜力巨大。


恰如习近平总书记对舟山的厚望,“最重要的还是要把舟山放在国际上、放在全中国、放在浙江省这样的位置上去考虑。越这么考虑,舟山的地位越不可限量。”

一滴“油”通江达海


舟山抢抓全球化储运商机


中国海岸线和长江黄金水道交会处,杭州湾外延,11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1390个岛屿组成了中国第一大群岛——舟山群岛。初至舟山才知道,这里有一片富饶的“咖啡海”,有着得天独厚的深水良港资源——浙江自贸区借“油”为笔、以海做纸,在群岛方寸之间写出了通江达海的“大文章”。

“我以前一年也就才干100万方左右,但是最近3年干了7000多万方。”舟山绿色石化基地钻爆队队长何勇芳告诉笔者。2015年6月鱼山岛围垦促淤开始启动,几年来,6万余名建设者与浊浪为伴,不到10平方公里的陆域面积,如今已增至数倍。舟山绿色石化基地累计完成投资超1250亿元,创下国内民营企业为主导的投资项目规模之最。浙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全流程一次性试车成功,满负荷安全稳产,形成2000万吨/年炼化能力,实现了“十年任务四年完成”的建设目标,二期项目正全力建设。


夜间,从舟山市岱山县鱼山岛的制高点俯瞰,占地41平方公里的绿色石化基地灯火通明,仿佛科幻大片,油气全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跃然崛起……

浙江自贸区综合协调局局长俞斌介绍,整个浙江自贸区已建成3300万立方米油储基地,成为全球最大的油品储运基地,且尚有5000万立方米以上的可规划可建设空间。早在3年前,浙江自贸区就开启了成品油“批发无仓储”贸易的探索和落地,今年,商务部取消成品油仓储批发许可证,降低贸易门槛,进一步扩大了贸易范围。




让人佩服的是,浙江自贸区对标新加坡,创新实施综合海事服务,把燃料油加注、物料补给、船员更换等海事服务业务一次性“打包”完成,所用时间从3天缩短至25.5个小时。如今,优质港口、一流服务等吸引着越来越多国际航行船舶选择在舟山加油、补给、维修,自贸区声名鹊起。尤尼克船务代理有限公司高级经理段作平坦言,在澳大利亚做相同的业务成本至少是舟山这边的3倍以上,而且舟山更方便。


嘉能可集团全球油气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桑纳也曾表示,“几年前我们就参与了浙江自贸区油气产业链建设,而现在,我们和这里(自贸区)的联系更是前所未有的紧密。”



全产业链“五位一体”


提升大宗商品配置能力


2013年1月,国务院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2017年4月,设立浙江自贸区。浙江自贸区挂牌3年多以来,推进油气全产业链为核心的大宗商品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加快建设“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即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国际油气储运基地、国际石化基地,以及大宗商品跨境贸易人民币国际化示范区,走出了一条改革创新之路。

俞斌表示,舟山地处中国东部海岸线中部和长江入海交会处,深水岸线长达280多公里,占全国岸线资源的18.4%,2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船舶畅通无阻,去年通过舟山区域的国际航运船舶高达11万艘以上。舟山可建码头泊位年吞吐量超过10亿吨,有着较大油气贸易和海事服务需求量,国际上大量市场需求也聚集在舟山,为此,以保税燃油加注为突破口,构建油气储运、加工、交易、补给、配套服务“五位一体”的全产业链,推进以此为核心的大宗商品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提高定价话语权,推进人民币作为计价结算货币,不仅是一项战略布局,在当下的国际环境中更显得尤为必要。



或许数据更能说明其中缘由:舟山港跃居全国第一、全球第八大加油港;外轮维修产能全国第一、占全球五分之一;15万载重吨运力的江海联运船队建成,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渐成规模;公共服务一张图、行业监管一条链、数据交换一张表、航运交易一张网;“数字赋能”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首创无纸化通关口岸、通关效率全国领先……3年多来,油气储运、炼化加工、贸易交易、海事服务等一体化产业链快速发展,这里也成了全球增速最快、效率最优、潜力最大的区域。浙江自贸区连续3年举办世界油商大会,吸引了世界前十大石油公司中的8家、世界前10大石化企业、全球5大油气贸易商等国内外重量级油气企业参会。

“扩区后,舟山也将抢抓扩区赋权等重大政策落地实施机遇,深化政策研究,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扩大高水平开放,全力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和治理效能。”


陈华清展望,未来舟山还有望和上海、深圳开展务实合作,不仅因为这两个城市有中国两大证券交易所,可以实现资源市场和交易场所的战略合作,更重要的是,作为中国两个集聚国际化特征的代表性城市,对接上海、深圳就是在对接国际。舟山绝不会搞封闭式发展,从华东到华南循序渐进地与上海、深圳、海南等地开展深度合作,为国家争取定价影响力,共商合作路径和策略,是战略需求也是发展方向。未来,自贸区还将继续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从源头上补链强链,依靠产业链集成创新进一步稳链固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先进性、稳定性和竞争力,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释放自贸区的潜力和发展动能。





“自贸区要为国家试制度、为开放搭平台、为地方谋发展,尤其是国家制度设置中,油气产业发展需要更多体系化的制度集成,为此,作为国家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浙江自贸区在努力形成闭环式、系统性的制度创新。”俞斌如是表示。


区域协同“聚气发展”

对照《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浙江自贸区交上了一份惊艳的成绩单:89项试点任务100%实施;复制国务院和各部委推广的改革试点经验184项;在油气全产业链、营商环境、金融创新等领域探索形成特色制度创新成果123项,其中全国首创58项,28项创新举措在全国复制推广,走在了国家第三批自贸试验区的前列。


官方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舟山港域完成油气吞吐量10549.44万吨,同比增长50%,这也是舟山年度油气吞吐量首次破亿吨。



融入“一带一路”发展


系统制度创新犁疆辟海


“制度创新是浙江自贸区发展的第一动力和核心,是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有益尝试。”


浙江自贸区政策法规局局长陈华清表示,自贸区的系统性制度创新,不仅仅是拿来主义,更多的是要把国际规则引入中国,实现本土化。特别是聚焦油气市场开放和资源全球配置,打造油气领域闭环改革体系,通过建设民营炼化一体化项目、开展保税燃料油混兑调和、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格试点、成品油“批发无仓储”试点、油库功能整合和油品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等改革创新举措,形成36项制度创新成果,推动了全国油品市场管理体制改革……

共建世界油气共赢新高地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积极推进浙江舟山国际石油储运基地建设。当下,浙江自贸区正深度融入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加强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动,探索建设浙沪海上合作示范区。


今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11个领域26项具体支持措施的“若干措施”,在全国率先赋予浙江自贸区在油气领域的改革自主权;今年7月底浙江省出台“实施意见”,进一步集聚浙江全省力量加强要素保障,推动政策红利尽快释放赋能自贸区建设。


在《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中,也再次明确浙江打造以油气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的战略定位,进一步突出把油气为核心的大宗商品配置基地作为重点,支持开展油气储备改革试点,大力发展企业储备积极开展原油、汽油、液化气等业务,建设油气化工品的国际贸易中心和分舶中心。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全球不确定性因素加剧,随着宁波片区、杭州片区、金义片区纳入,自贸区扩容后的油气全产业链等建设如何才能进一步走向多方共赢?

扩区后的功能定位将进一步拓宽,依托多重国家战略,通过区域联动,实现各片区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和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以油气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和物流枢纽、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同时,国际化的合作需要制度不断创新,更需要开放共赢的行业发展生态。朱从玖表示,未来将全力落实外商投资法,营商环境条例,全面强化项目服务保障,以一流政策保障来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


这一目标的实现更需要区域间的紧密合作。以甬舟一体化为例,早在2015年,浙江就全力推进实现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发展。宁波市副市长李关定表示,随着浙江自贸区扩区,今后宁波和舟山将优势互补,共同打造以油气为核心的大宗商品配置基地及生产加工、储备、运输国际贸易中远期交易,能源金融跨境结算于一体的世界级油气全产业链。




肩负着服务国家能源战略、护航国家能源安全,打造世界一流石油储运基地的重任,浙江自贸区进一步融入“一带一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系列国家发展规划,参与长三角期现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建设,中国油气产业改革开放先行区、世界油气产业合作共赢新高地正在太平洋西岸崛起……

油轮可以在岙山玩“快闪”





今年10月10日下午2点,利比里亚籍的“坎埔尔”轮顺利靠泊中化兴中岙山基地5号码头,完成检验防疫工作,舟山海关关员登轮,对船上9.19万吨进口原油开展信息核查及取样,2个多小时取样顺利完成,随即进入下一流程。而此前进口原油取样后,需等1-2个工作日待实验室出具合格评定后,才可以卸货、转运。作为“先放后检”政策实施后的首单业务,该船此次节约的物流成本可达30多万元。


在全国最大的商用原油储运基地“岙山岛”,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程文涛,带笔者一行登上了岙山基地的望远亭,环顾四周,总罐容高达256万立方米的数十个雪白的巨型油罐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海边,3000吨至30万吨级的1-6号6座输油码头在眼前排开……


“这里可同时靠泊两个VLCC超大型油轮,能接卸和装运500至37.5万吨的油轮……政府有好政策,企业也要有优质平台和技术接得住。通过数字化的油品管理系统,再加上码头涨、落流靠泊技术的突破,油轮可以在岙山玩‘快闪’。”





记者看到,通过“中化物流港运营监控中心”电子屏,基地6个泊位和每一个油罐作业情况一览无余。程文涛告诉记者,中化兴中月均进口原油量通常在75万吨左右,即到即卸,今年截至10月中旬靠离泊船已达1554艘,吞吐量达到2431.54万吨。4年来,中化兴中仅保税燃料油加注就已实现近5倍业务增长。近年来,企业借助新建的创新型石化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中化物流港”,更打通了石化行业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形成了物流全周期管理和服务,让交易多方都成了油气全产业链的受益者。

“你知道吗?有一些燃油是有点像果冻,需要加热,才能变成液体。”程文涛自豪地介绍,2018年8月27日,浙江自贸区管委会批准“试点开展不同税号下保税燃料油混兑调和加工业务”,一个月后中化兴中成功开展国内首单业务。此前国内供应的保税燃料油,都要从国外采购原料到新加坡调和,再运至国内入库,此举不仅填补了国际竞争中的政策短板,更进一步缩小了价格差距,提升了舟山国际保税油加注竞争力。2019年,该经验入选国家商务部创新项目推广名录。

“以前从没想过干石油的蓝领也能变成‘金领’,这个梦在舟山变成了现实。”望远亭上海风劲猛,程文涛的笑容和话语却无比真切。




“一张仓单”背后的全球视野


一张仓单,或许,在其它地方这只是一张凭证,但是在浙江自贸区它可以是一笔可变现的流动资产。





2019年12月12日,上海期货交易所和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简称浙油中心)合力推动“上期标准仓单浙油报价专区”正式上线。浙油中心会员企业可通过报价专区,在上期标准仓单平台上发布产品信息,拓展业务渠道,促进产业链信息要素流动。


截至今年11月,上期标准仓单平台“浙油中心报价专区”共发布报价信息近3000条,累计实现汽柴油、橡胶等交贸易量超10万吨,贸易额近8亿元。依托“上期标准仓单浙油报价专区”,浙油中心逐步实现上期大宗与浙油中心交易系统互联互通,为探索打造“双交易池”和仓单互认互挂奠定基础。今年11月10日,上海期货交易所战略入股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共建长三角期现一体化交易市场。据了解,这是上海期货交易所首次对证监会系统外地方机构进行股权投资。

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董事、总经理赖新表示,此次与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战略合作包括共建长三角油品交割基地,做好成品油、LNG等油气期货品种储备,借助区块链技术建设浙江省保税商品登记平台,培育长三角保税油气现货市场等,而实现仓单互认互通,探索开展保税仓单交易,将极大提高我国在国际油气市场的定价话语权和国际资源配置能力。


赖新告诉记者,多年来,浙油中心立足现货,深化服务,围绕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融税务、商事、金融等服务于一体化的全流程保姆服务,不断深化油品贸易交易服务体系,打造会员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系统,提升油品企业经营发展水平,努力当好自贸服务的“油小二”。浙油中心正朝着亚太油气衍生品创新中心、亚太油气集成服务中心和国际油气定价中心的“三中心”目标努力。

在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的现货交易大厅,巨幅的电子显示屏上各类油品交易挂牌行情不断滚动。屏幕右侧,一面硕大的铜锣格外抢眼,2017年1月9日,浙油中心更名前的浙江石油化工交易中心现货挂牌交易系统上线,这面铜锣一鸣天下震……经过多年创新探索实践,期现一体化油气交易正在浙江自贸区变成现实。